主頁/學習的校園,真正的模樣 —— 台灣文學作家 黃春明

學習的校園,真正的模樣 —— 台灣文學作家 黃春明

12 30, 2021

我們一般人一提到八大藝術,就列出文學、戲劇、繪畫、雕塑、音樂、舞蹈、攝影、電影等。我個人一直為此懷疑,為什麼沒把「建築」列在裡面?年輕的時候,我對建築抱著很大的興趣,但是我不是讀書的料,蘸不著建築系的邊,最多在童年,擁有童玩的積木,玩得起勁,還拿家人的麻將牌來拼湊,到頭來挨揍之後,總算積木畢業了或是被開除。其實小朋友玩積木,就已經在學習建築,最先的堆高就在拿揑結構的平衡感,再進一步,就開始專注建築他想像的各種各樣的建築物,還加上自己編的故事,敵對雙方打起戰,有轟炸,有砲攻;這些堆砌起來的積木,都有展現其結構功能,以及色彩的搭配等等的思考。時到今天,我一直認定小孩子,玩積木是一件好事,甚至搬出大人的麻將牌,不一定是壞事;為了擴大規模,當然要增加建材,使用新的材料。

再回到八大藝術來講,哪一門是藝術,又是科學?我看唯獨建築。我們就拿埃及的金字塔,羅馬時代的競技埸,文藝復興時期的哥德式建築,巴黎聖母院,凱旋門,萬里長城,比薩斜塔等等。它們哪一個不是藝術巨作,它們哪一個不是經物理的結構和材料的思考建構的?經過一段時間,突顯出藝術的價值。做為一項藝術品人人欣賞;遠看、近看,在底下仰頭看,到上頭俯覽,進到裡面從每個窗口往外看,白天看,夜晚看。有什麼藝術品,有這麼多的視覺和面向讓你觀賞?唯獨建築作品。

當然我們只拿特殊案例不能代表一切,就在社會生活裡面的公共建築物,除了給社會大眾帶來安全性、方便性、還有活動的秩序和景觀等等。就拿學校的建築來說,它有校門、教職員工辦公室、學生的教室禮堂、操場還有校園裡的校樹等等。它一定最先考慮到,學生學習的功能。無言的建築物,以它的形象、色彩,自然就影響人的心理和行為。舉個例,我們帶一群小朋友進到百貨公司玩具部的時候,他們自然就露出笑容,心情愉快。然後再把他們帶到一座教堂,老師不用什麼交代,當他們從外頭看到教堂外貌的嚴肅,再進到裡面,又投入莊嚴寧靜的氛圍裡,個個小朋友都睜亮眼睛,靜悄悄地張望。所謂的環境教育,它涵蓋社會的、家庭的,學校的更須要重視它的境教功能。

台灣到一九九九年,全島各縣市留下來的小學,很多都將近百年的歷史,也有不少超過百年的;那也就是說,這些小學是從日據時代就興建了,國民政府來台,這些校舍照用。遇到颱風破損重建,還是老樣子,最顯著的是屋頂上魚鱗式排列的日式烏灰色瓦片。校園裡的青青校樹,有松(日本人最喜歡)、榕樹、樟樹、扁柏、變葉木、椰子樹、凰凰木,茄冬等等。小學教育在日本人,在國民政府,他們的目標一樣,要培養愛國的好國民。日本人教國語,國民政府也教國語;所不同的是日本人的國語是東京話,國民政府的國語是北京話,雙方在學校裡絕對禁止講臺灣話。在同一個學校,在不同的時間背景,祖父輩或是曾祖父他們,學校教育教你長大當軍人,代天行道打倒不義的支那兵。父親這一代過來,學校教你打倒俄寇反共產。簡單地說,學校的設計和建造,挨挨板板的面貌,就是給小孩子洗腦的地方。

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台灣中南部大地震,把分散各地的洗腦樣板屋,隨著台灣的民主時代,震垮崩塌的舊學校,重建出一個嶄新的面貌。這件大事需要的是真才實料,我們宜蘭人的建築師黃建興先生,他冒出頭扛下這樁重任。至今打造了一百多所的學校,改頭換面,使洗腦工廠變成真正學習的校園。從此之後,臺灣的學校重建,或新建也罷,已經都採用黃建興建築師的新理念,使校園多元化,活化起來。

黃建興是值得我們表揚的人,是建築家,也是一位藝術家,更難能可貴的,他也是一位慈善家。為我們社會,他們夫妻兩人不惜代價,付出人力和許多物力。宜蘭縣有黃建興先生,是我們宜蘭人的驕傲。

又及:「興」這個字的對稱,本身就像一個建築的圖案。令我感到驚奇的是,他的名字跟他的專業,竟是這麼巧合:「建興」。

真情推薦

2021-12-30T15:01:43+08:00
Go to Top